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是人類臨床骨科的常見病。該病主要是由于第二腰椎神經后外側支穿過橫突背側,向下進入離骶棘肌時,附著于橫突上的肌纖維、韌帶及其他組織周圍因骨骼一肌肉系統無菌性炎癥損傷而產生粘連及瘢痕。
(1)復制方法 實驗大鼠(或兔)按25mg/kg體重的劑量經肌肉注射10%速眠新麻醉后,無菌手術于大鼠(或兔)腰背部作一個3cm大小縱向切口,向兩側鈍性剝離骶棘肌,顯露第三~第四腰椎(L3~L4)棘突,用微型骨科器械處理其周圍組織至椎板,小心保護腰神經出椎間孔處組織結構,完整分離腰脊深筋膜脊神經后支穿出部分。然后切取大小約0.5mm×0.5mm的明膠海綿,植入第三腰椎橫突后半段深筋膜中層下,保留完整肌筋膜,止血。骶棘肌筋膜和皮膚均用0號線等距離縫合3針,切口反復用慶大霉素沖洗。
(2)模型特點 術后初期動物出現明顯的機械刺激過敏行為。術后4d動物第三腰椎關節節段組織病理學觀察可見血管擴張、淤血,神經纖維水腫。肌肉炎癥反應較重,結締組織、筋膜內反應較輕,材料周圍未見異物細胞反應。術后10d依然有組織充血,肌肉、內結締組織炎癥反應程度相當,炎性細胞較密集,材料已崩解,大多被細胞吸收。術后30d,材料已被吸收,肌肉內炎癥反應較輕,損傷已修復。肌腱筋膜內細胞聚集,成纖維細胞開始增生,膠原重建開始,可見原始瘢痕形成。血漿檢測結果表明,術后初期前列環素(與淤血程度有關)、5-羥色胺(低濃度時在炎癥中即可產生疼痛)含量明顯增加。
(3)比較醫學 人的第三腰椎橫突在腰椎中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其末端所承受的拉應力較其他腰椎橫突大。當腰椎受力過大或長期處于不良工作體位時,因第三腰椎長,所以作為杠桿所受的作用力大。附著其上的韌帶、肌肉、筋膜和肌腱承受到的壓力也大,較易于損傷,從而引起第三腰椎橫突末端組織的急慢性損傷,特別是血管受累影響局部組織的供養,引起或加重第三腰椎橫突末端組織的病理變化。